天桥教育资源网,欢迎您

高一语文红烛原文鉴赏——闻一多的浪漫

55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02 15:40:07     编辑: 青椒微语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方法 >

红烛

【近代】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开篇直奔题旨,以呼告的方式表达对红烛的倾器叹,并特别强调了红烛的“红”,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对自己提出要求:自己也应有一颗像红烛般制的心。诗歌开篇将红烛与诗人的心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的奉献精神和赤子之心。一个“吐”字,表达出诗人大热的爱国情感。

三个问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诗人先询问红烛宿体的制造者是谁,接着询问红烛灵魂的点火者是谁,最后表达自己内心的迷惑:为何烧成灰才能放光——自我价值为什么在自我毁灭中才能实现。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对应前面的三个问句,“一误再误”指制造红烛是错误,制成后点火更是错误;“矛盾!冲突”指红烛只有烧成灰才能“放光”是荒谬的。

诗人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旗帜鲜明地指出“红烛”本就是为燃烧而生,这是它的职责,也是它的价值。“不误,不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烬也在所不惜。

诗人以斩截的语气,决然的态度,表达了对红烛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为什么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这是诗人对“世人”的不满,也是诗人对“红烛”的期望。五四运动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世人”都做着自己的美梦,看到国家贫弱却无动于衷,血性犹存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钿。诗人希望用自己的牺牲来唤醒国人的灵魂,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

诗人将个人的价值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甘愿为祖国的未来献身。诗人围绕“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这一矛盾现象,展开更加深沉的思索。

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点燃时流溢的油脂叫作单元“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此句为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诗意向更深层掘进。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残风”喻指当时的黑暗势力。红烛“着急”是因为它受“残风”的干扰而烧得不稳。红烛不怕牺牲自己,只怕不能为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也是如此,他怀抱着拯救祖国的美好心愿,却受到了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因而着急流泪。本节运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揭示了红烛的无私奉献精神。

诗人为什么劝红烛“不息”地流泪?红烛的泪象征着奉献,诗人劝慰红烛“不息”地流泪,意在表明他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志愿,不惧风雨,不怕牺牲。诗人相信,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自己的奉献也一定会有收获。

如何理解这种不合理的因果关系?这两句揭示了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因果关系_红烛为“创造光明”而奉献,却落得“灰心流泪”的结果,这是社会使然。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有更高的思想品格,不仅要“创造光明”,还要不吝惜个人的得失荣辱。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这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最后一节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从痛苦中振作起来,为国家前途而努力奋斗。


小结全文,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反复呼告叹红烛,自勉自励自觉悟。

烧蜡成灰将心吐,但问耕耘赤诚故。


本文标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