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教育资源网,欢迎您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详细(下册课程纲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5 11:03:08     编辑: 小骨9078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大全 >


■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2版

■授课时间: 68个课时

■授课老师:齐小分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第二学期)

■课程目标:

(1)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及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3)掌握平移、旋转的性质。

(4)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5)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6)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7)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质疑他人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内容与安排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章 节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解读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1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3


1.1

等腰三角形

4


1.2

直角三角形

4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1.4

角平分线

1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3


2.1

不等关系

1


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2.3

不等式的解集

1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


2.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1


3.1

图形的平移

3


3.2

图形的旋转

2


3.3

中心对称

1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1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第四章

因式分解

8


4.1

因式分解

1


4.2

提公因式法

2


4.3

公式法

2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第五章

分式

11


5.1

认识分式

2


5.2

分式的乘除法

1


5.3

分式的加减法

2


5.4

分式方程

3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11


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6.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3


6.3

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

1


6.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



回顾与思考

1



单元测评

2


总计


68


■课程实施建议

(一) 课程资源

1.教材:针对校情、班情、学情整合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2.练习:依据课程标准及学情作业分层,以课后练习与学校印制的导学稿为主,兼顾学生为了自主提高而自行购买的相关数学资料。

3.其他资源:网络和班班通,同学的错题集,各合作学习小组等。

(二) 教/学方式

1、自主探究法:通过学案上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并独立完成学案上所设计的预习题,初步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并发现疑难问题。

2、合作讨论法:学习小组探讨;班内探讨。

3、讲授法:对于全班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师来讲授。

4、训练法: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习题,针对易错点进行适量训练,并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数学思想,对数学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做一些拓展试题,以培养这部分学生更高的数学素养。

■课程评价

(一) 评价指标

1、学生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程度(发言、倾听、展示)。

2、学案课前预习、课中使用、课后整理、错题总结。

3、单元测试、期末测试。

(二)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来评价,主要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来评价。

(2)作业分析: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情况的记录以及作业质量好差的分析,加强对作业的监控,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

(3)考试成绩:通过对章节知识的测试,阶段性知识的测试,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进行阶段性评价。

(4)学生学科成长记录袋: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形式,用来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是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三)评价标准

(1)课堂评价:由个人,小组和老师的评价相结合,给出A、B、C级别;

(2)作业评价:每天的作业由老师给出A、B、C级别不同的评价;并适时的给予文字批语;

(3)阶段性评价:利用章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进行百分制评价。

本文标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