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教育资源网,欢迎您

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比的认识》试讲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1 10:03:01     编辑: 夫子考编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大全 >

1.题目:比的认识

2.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学生能够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求比值。

(3)有互动环节,合理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能利用“黄金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比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比的意义。 
师:美丽的西湖是杭州的名片,苏东坡有诗赞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张不同的西湖图片(出示三张图片)

师:你觉得哪张图片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全班统计,大多数同学喜欢图片A。调查现场的听课教师,绝大多数也选择了图片A。) 

师:看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的感觉相同,在这三张图片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A。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听到A同学说图片B太高了,显得很窄;图片C又太扁了,景物都看不清楚。 

师:你的意思是图片B和C长和宽的长度不协调,是吗?

师:同学A说是的。 

师:我又听到有同学说觉得图片A的长与宽之间,比例比较匀称,看起来舒服。 

师:看来长方形图片好看不好看还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长方形A的长和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才让大家都感觉它们比较美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为自己的感觉寻找一个理性的解释。 (出示长方形A的长与宽的数据:长8厘米、宽5厘米)师:怎样用算式表示这张图片长和宽的关系呢? 生1:8-5=3(厘米) 

师:这是用减法表示长和宽相差多少,还可以怎么表示两者关系呢? 生2: 5÷8=5/8。 

师:表示什么意思呀? 

师:我听到B同学说表示宽是长的5/8。 

师:对啊!这是用除法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宽是长的5/8,长就是宽的—— 

师:同学们说8/5倍。 

师:在数学上,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板书)。比如说,在长方形A中,长是宽的8/5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8比5;宽是长的5/8,可以说成什么?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宽和长的比是5比8”。 

师:说得好。不过,同样是比较长和宽的关系,为什么一个是5比8,另一个是8比5呢?师:C同学说5比8是宽和长的比,8比5是长和宽的比,不一样。 

师:看来,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时,这两个数的位置能随意颠倒吗? 

师:有同学说不能。

二、辨析质疑,归纳概括比的意义。

投影出示如下两类组比的思考素材——: 

①围棋小组有男生5人,女生4人。 ②一辆汽车4分钟行驶了5千米。 

师:你认为以上哪一组中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请写下这个比,并想一想比出来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你认为不能用比来表示,也请写出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动笔书写,相互交流。) 

师:我听到D同学说第①组中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用比来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比4,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比5。

师:同意吗? 

师:大家都同意。 

师:第②组中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呢? 

师:E同学说不能。(全班大多数人认同这一意见,个别人面露困惑,但未表示反对。) 

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能用比来表示呢? 

师:我听到F同学说因为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相同,所以不能用比表示。 

师(有意挑起争端):听起来似乎有道理,而且大多数同学都支持这个观点,但真理有时候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难道没有人提出反驳意见吗? 

师:G同学觉得这可以说成两个数量的比。因为以前我们发现比与除法有关嘛!5千米是路程,4分钟是时间,路程与时间也能相除呀! 

师:H同学表示反对,这里5÷4的得数表示什么呢?得数表示,每分钟的千米数,它是“速度”,不表示倍数关系啊? (生2无语、坐下。) 

师:看来大家对第2题还是有争议的。路程和时间这两个数量跟前面的一组数量有很多的不同:单位不同、除得的结果不同,但是它们有没有相同之处? 

师:I同学说有,它们都是用除法计算的。 

师:说得真好!尽管它们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都可以用除法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除法运算的结果正如他说的那样,形成了一个新的量——“速度”,所以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也能用比来表示。感谢几位同学的积极思考,大胆交流,促进了我们共同认识了比。 (学生都恍然大悟,教师继续揭示—— ③物美超市的香蕉5元钱4斤。 

师:请看这一组的两个数量,它们可以组成比吗?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可以用比来表示,总价÷数量=单价。 

师:比的结果表示什么? 

师:J同学说表示“单价”。 

师:你们很善于迁移思考,说得真好!刚才的几组数量,不管是两个同类的量,还是两个不同类的量,都能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想一想,归纳一下:什么是比呢?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师:有同学说比就是除法。 

师:A同学说两个数量之间只要有相除关系,就能用比表示。 

师:大家归纳得真好!在数学上,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 (出示:④淘气买了5钢笔,每枝4元。) 

师: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用比来表示吗? 

师:S同学或单价和数量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没有相除的关系,不能用“比”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没错!你真棒!那么,能不能改换一下条件,使两个数量的关系能用比来表示呢? 

师:有同学说可以算出总价20元,用它与数量5枝相比,或者用总价20元与每枝4元的单价相比。

师:说得真好!两个数量之间具有相除的关系,才能用比来表示。 
三、自学交流,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比与除法联系密切,除法里有除号,比当然也要有——比号。有谁知道比号怎么写吗?(板书“:”)它与标点符号中的冒号类似。知道为什么这么写吗?其实这是一种人为规定。  (出示: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短线去掉,用“:”表示。后来,这种表示方法逐渐在全世界被采用。) 

师:莱布尼兹的发明很有道理。比号从除号中变化出来表示了比与除法关系密切,又和除法有区别。其实,考察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经过某位数学家创造出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最后成为世界通用的数学语言。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看书。 (学生看书自学,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全班交流。)         

1:4 = 1÷4 = 1/4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师:怎样求比值? 

师:D同学说求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去除以后项。 

师:比值通常用最简分数表示,能除尽时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F同学说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也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和分数中的分数。

师: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比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比如:1:4可以写作1/4,读作一比四。3:5可以写作3/5,读作三比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密切,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师:同学们说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算式,比表示相除的关系。 

师:讲得很好!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彼此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分数是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是求两个数的商的运算,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而比的定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的是一种关系。那么,为什么学了分数还要学“比”呢?这是因为分数刻画的是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而比刻画的是部分量与部分量的关系。

本文标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