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论语》,全面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仁”和“礼”“乐”之间的关系,体会“君子”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十二章,关于《论语》,它是我们绕不开的一本书,它出现在我们学习的每个阶段。不知道你是否生出过这样的疑问: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语?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做客央视《开讲啦》解释道:“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主干就是儒家文化,大树的根部则是孔子,以及包括孔子在内的先哲们。大树树干之所以粗壮,就是因为大树的根扎得深扎得牢。”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因此,要想了解中华文化,应该了解儒家文化,而欲了解儒家文化,则必从读《论语》开始。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熟读《论语》是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把“金钥匙”,由此切入,洞开中华文化之大门。
时至今日,我们现在的许多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无不深受《论语》之影响。可以说,《论语》对中华民族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其在千古流传的潜移默化中,早已构筑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论语》有多重要?——诸多名家如是说: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南宋大儒朱熹也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浸润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滋养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底色,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品味!
《论语》小知识:《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看看孔子又为我们讲授了哪些人生哲理。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或词语;
听名家朗诵,正音。
八佾(yì) 文质彬彬(bīn) 迩之事父(ěr) 譬如(pì)子罕(hǎn) 未成一篑(kuì)
【三、文本研读】
分组学习,一个小组负责两则,要求:
(1)梳理文言现象,准确翻译。
(2)谈谈你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动词,吃饭)无求饱(饱足),居无求安(安逸,舒适),敏(勤勉)于事而慎(谨慎)于言,就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要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本章讲的是君子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同时指出了“好学”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是在言行上做事勤勉、说话谨慎;第三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说理特点: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第二章:
子曰:“人而(表假设,如果)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分析: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仁”是礼乐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不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乐呢?由此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第三章:
子曰:“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译文:早晨得知真理,让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这句中的“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第四章: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成语不言而喻。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主题分析: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
说理特点: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第五章:
子曰:“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分析: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
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说理特点: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问题:“见贤思齐”与第一则提及的“就有道而正”有何异同?如何理解孔子在后半句表达的意思?
①区别在于“就有道而正”是一种更为主动的行为,而“见贤”则具有随机性,但总的来说,就是遇到更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不要去嫉妒他、排挤他,而要虚心主动地向对方看齐、向对方学习,这是君子的美德。
②在后半句,孔子并没有讲“见不贤”就要去教导人家,那是好为人师的做法。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不贤之心、不贤之举,然后去改正。可见儒家强调的学习无处不在,而学习又是以提高自身修养为要义的。
第六章:
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
译文: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才是君子。
分析: 从“文”与“史”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质不可以相胜,就是指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史”的平衡。
提问:孔子所说的“质”与“文”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君子要“文质彬彬”呢?
①关系:这句话是讲君子的气质。“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雅之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鄙俗。“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虚饰浮夸。
②原因:君子要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体现。
第二课时
第七章:
曾子曰:“士(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译文: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主题分析: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说理特点: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盛土的筐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即使)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主题分析: 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说理特点: 运用比喻,说理生动自然。
第九章:
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主题: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赞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名作动,合乎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1、从孔子的回答来看,“仁”的内涵是什么?达成“仁”的方法是什么?
①内涵:“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已”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
②方法:达成“仁”的境界要拿自身努力,具体的方法有“非札勿视,非札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视”“勿听”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被札崩乐坏的现实同化;“勿言”“勿动”就是要用礼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2、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①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净化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约束自我,同时注重内心修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一个字)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主题:
①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②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讽刺时政)。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主题:
①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
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价值。
第三课时
文本探究:读了《(论语)十二章》,结合有关章句总结“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格。
①勤勉好学
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二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即“敏于事而慎于言”;
三是向有德行的人请教,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即“就有道而正焉”。
②勇担大任
君子把天下实现仁爱的大任当作自己的责任,任务艰巨,即“仁以为已任”“任重而道远”,所以君子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即“士不可以不弘毅”;
以追求真理为奋斗目标,为追求真理不惜付出生命,即“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重义轻利
义”是道义,是公心;“利”是利益,是私欲。
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见利不忘义,做人做事始终把“义”放在首位。
④表里如一
君子重视培养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表里相宜;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有修养,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⑤善于内省
君子不但善于向榜样学习,“见贤思齐”,而且善于引以为戒;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缺点,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随堂练习: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暖饱,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答案: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