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紫禁城今年600岁了!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450余件文物及史料照片通过三大主题、18个历史节点,将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娓娓道来。
在600年的传承中,紫禁城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发扬光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容乃大”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展柜里的一砖一瓦、一杯一纱,讲述的是宫殿背后的记忆,凝聚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高技艺与智慧结晶。
明画作重现400多年前午门与太和殿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紫禁城建筑群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木结构建筑群。
历经600年的风云变幻,此次大展所展现的紫禁城历史上18个重大节点,每个节点都堪称一篇荡气回肠的历史诗篇。
公元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政变,武力夺取政权,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改年号为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皇帝。朱棣执政初期仍以南京为首都,但因其为燕王时长居北方,深感北元残余势力的威胁,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及巩固政权的需要,他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并派官采木、烧砖,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丁,自此拉开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
时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朱棣发布诏书,宣告北京宫殿竣工。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由此开启了紫禁城自明至清的使用历史。明代十四位皇帝和清代十位皇帝,凡四百九十一年先后在这里发号施令。
展览分为“宫城一体”“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主题,分别在午门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展出。
西雁翅楼展厅通过“1406年·永乐营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钦安殿奉道”三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明代紫禁城什么样?现存的图像资料凤毛麟角,展厅中,一套明代《徐显卿宦迹图册》为后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生动资料。“《徐显卿宦迹图册》记录了徐显卿作为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成长历程和仕宦生涯。这次展览展出了图册中的两页,观众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门及太和殿广场的真实情景,还能像福尔摩斯一样从中发现紫禁城建筑在明清两代变迁的蛛丝马迹。”西雁翅楼展厅策展人何蓓洁介绍说。
明代紫禁城有变化吗?最大的一次变化是什么时候?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张杰告诉记者,明代紫禁城最大的一次变化是嘉靖年间的改造。明代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是明代皇帝之中最著名的“道教皇帝”,他在位的45年是明代宫苑修建的极盛时期,紫禁城内外宫苑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北端的钦安殿与紫禁城同时落成,朱棣选择在紫禁城的北面,这个属于水相方位的地方,修建了这座供奉玄天上帝的宫殿。于是,道教信仰便在皇家扎根下来。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朱厚熜进一步改建钦安殿一区,精心添建院落墙垣和天一门,完善了这座皇家道观院落的格局和功能,钦安殿院落从此自成一体。
宁寿宫漆纱两百年来首度现世
为什么说紫禁城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实物例证?哪些方面体现着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午门的正楼展厅将清代各个时期紫禁城建筑格局与风格的变化一一展现,为参观者解答了这些问题。
正楼展厅以“有容乃大”为主题,通过“1655年·改建坤宁宫”“1695年·重建太和殿”“1723年·入主养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宁寿宫”“1859年·连通长春宫”“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灵沼轩”八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明崇祯十七年四月(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十月,清政权定都北京。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沈阳清宁宫重修坤宁宫,康熙以后大婚合卺礼按满族传统由乾清宫改至坤宁宫,萨满教祭祀活动也于此处举行。坤宁宫的改建是清初满汉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体现。
此后,清政权统治中国的两百余年间,秉承多民族文化、思想长期共融的政策,终使清代版图、人口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度。
紫禁城里的著名“小兽”,也从屋脊上“搬到”了展厅里。策展人张杰介绍说:“这套小兽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每件小兽都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尤其是最后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现,是个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筑无上等级的体现。太和殿初建时名为奉天殿,后多次烧毁。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二月初三再次焚毁,由于良材难求,取木艰辛,这次工程备料用了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开工,两年后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在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决定以养心殿为寝宫。自此,养心殿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具备了“政寝合一”的特点,见证了此后波澜起伏的内政外交、权力易主,成为清朝中后期实际的政治心脏。雍正皇帝以个人审美为核心确立的宫廷美学趣味——“内庭恭造之式”,也为后来的宫廷艺术奠定了基础。
展厅中,一盏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引起观众的啧啧赞叹,每年元旦子夜,皇帝于养心殿用此饮屠苏酒,然后书开笔吉语。
600年的历史文化,也让中华民族在制作工艺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智慧在此汇集。宁寿宫区展出的一件漆纱,制作于1773年,这是它二百多年来首度与公众见面。“宁寿宫花园的内檐装修是公认的乾隆时期工艺巅峰水准,紫禁城内无出其右。而这件漆纱的工艺复杂程度与制作难度,即使在宁寿宫花园之中,也称得上数一数二。以今天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未能实现对其工艺的彻底理解,更难以原样复制。”策展组成员刘梦雨介绍。
时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长春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将启祥宫(后称太极殿)后殿前后贯通,用为穿堂殿,改名体元殿,长春宫和启祥宫从此连通为一个整体院落。此举改变了东西六宫的传统建筑格局,却加强了室外空间的连续性,提高了帝后的生活质量。为满足慈禧太后在此的居住需求,同治年间后又先后加盖抱厦、游廊、戏台,进一步改变了这一区域的格局。
著名的武英殿重建,则是因为两次大火。清末,武英殿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两次失火,最后一次大火导致大片区域化为焦土。为此,同治八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武英殿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进行了两次艰难重建。
提到紫禁城内的西洋式建筑,当属灵沼轩,位于延禧宫内,建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因辛亥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工,至今未完工。它是故宫内仅存的以砖石和金属为主体结构的西洋式建筑。建筑上处处可见中西方构造与装饰的碰撞,使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时的小兽原件。摄影:李扬
生生不息的“大成之城”
以“生生不息”为主题的东雁翅楼展厅,用绿色为空间色彩,展现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通过“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七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
如何让文献和老照片不枯燥?展览在“讲故事”上用了新方法。
“我们在展览中引入当事人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作为文献的补充。比如,在讲溥仪出宫这件事时,我们用到了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东雁翅楼展厅策展人谢安平说。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院,下设古物馆和图书馆。原本戒备森严的皇宫挤满了平民百姓,原属皇帝私有的古物拥有了全新意义的观众。展厅里,陈列了一张1930年故宫博物院游园会的照片。照片上,神武门外游客交织如梭,当时,为推广丰富的展览内容,故宫博物院在1930年曾举办过两次游园会,招待中外来宾。
另有一张珍贵老照片,是1956年3月15日,紫禁城西北角楼开始落架大修时建设者们的大合影,当时的工程参与人数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工程之最。这一大修工程在1957年完成,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保护的高峰。
展览上,《钟粹宫横剖面图》也吸引了观众注意,纸张虽已泛黄,但仍可看到测绘者细致入微的测量和记录。上世纪60年代,为完善古建筑测绘档案,故宫博物院开始了漫长的测绘制档,钟粹宫是测绘制档开始后测绘的第一座建筑,勘察人员经研究判定这是故宫少见的较为完整的明代木构。
1987年12月,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召开,故宫与中国其他五处文物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所公认的文化宝藏。写有“明清故宫具有独特而又普遍的文化价值,保护它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的世界遗产名录证书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最后一个历史节点是“2002年·大修百年计”。2002年10月17日,故宫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故宫自辛亥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修缮建筑最多的保护工程拉开序幕,被誉为“世纪大修”。从传统修复方法的延续,到现代保护技术的应用,从高质量材料的遴选,到官式营造技艺的传承,都展现了故宫在完整、真实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
随着600年来时间轴中的18个关键年份节点的一一展开,参观者可以感受紫禁城内时间与生命的流动。故宫博物院表示,此次展览可看作是参观紫禁城的“序厅”,希望观众能通过贯穿紫禁城“时”与“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艺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