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给大家提供一些学生历史小论文习作,供大家以后模仿写作。
题目: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下列一组图片,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1)应突出一个主题,并必须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
(2)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文字通顺。
(3)字数著在800字左右。
学生论文1
对外交往----一个永恒的主题
中国近二千年的古代史也许可以划分成一千七百年的开放史和三百年的闭关史这两大部分。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中华民族就在不断地对外交往中取长补短。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岀使西域,打通了后来著称于世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西交流之门。西域的良马、葡萄等传来中国汉朝的凿井术等也传往西域,西汉因此而强盛。
唐朝初期不少高僧曾远赴天竺取经,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他们在带回佛教经籍的同时也带回了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艺术等。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是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朝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朝廷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东起朝鲜、日本,西达非洲海岸的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泉州由此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可见,元朝与外界的联系是非常频繁的!
到了明朝的前期,中国的对外往来达到顶峰。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郑和所开辟的航线,不仅是地理上的航线,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的航线。
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国见识到了外国的先进文化科技,同时也让别的国家领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把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使东方戏剧首次在西方上演。这不仅是一部戏剧的上演,更是中西文化的一次碰撞。
可是,这种良好的势头并没有保持下去。到了18世纪末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觐见乾隆帝,要求开放通商,却遭到了清廷的断然拒绝,从此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被关上了。中国逐渐开始落后于西方列强,逐渐开始了自己屈辱艰辛的血泪史。
由此可见,对外开放是保持国家先进、繁荣昌盛的途径;闭关自守得来的只有是落后挨打的结局。我们只有坚持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个现代化建设,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师点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起一个好题目对于写好历史小论文很有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历史小论文起题目在要求上与语文学科的作文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也尽可能有一点文采,但将自己对于所给材料的理解和总结出的观点明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在正题的后面用副标题将论点阐述得更清楚些。本文的题目虽釆取了正副标题的形式,但副标题语意含糊,不仅没有点明主旨,反倒有哗众取宠之嫌,建议作者不如改成“对外交往—国家富强之路”。
历史论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对所给材料的完整分析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理出清晰的思路,这样的写作才能做到以史为据,以论达意。由是观之,本文的阐述,基本涉及了六幅图片的内容,叙述也比较清楚,始终围绕着对外交往这个主题,因而观点较明确。特别是前三幅图片,史论结合紧密,论述较有力。但后三则材料的论述方面则略显不足,而且各事件间的连接也有些勉强,不够贯通。
论文的最后一段应是结论所在,是全文的点睛之处。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不仅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也加大了文章的思考力度,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这是符合写历史论文根本宗旨的,因而也是可贵的。
学生论文2
开放与发展
古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中国的发展是一泓清流,那么那源头的活水则必然是不绝的中外交流。
有史为证: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按照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大历史说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这其中,张骞功不可没。尽管其本意只是联合西域各国对付匈奴,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打通了丝绸之路,开启了中西交流之门。中国的瓷器、丝绸通过它输入到西域各国乃至更远的地方,而西域的特产和技术也由此传入了中原,交流促进了汉朝的经济发展。
如果说丝绸之路带来的是物质上的交流,那么唐朝玄奘和尚的西行取经则是中外文化交流上的一大壮举。当然在他之前有法显,在他之后还有义净等。这么多人的前仆后继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佛教带来了新的逻辑思考方法、新的注音方法、雕塑艺术等等,使得在魏晋之时已经呈现颓势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活力,也使得隋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帝国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
元朝是连接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的一个过渡性的朝代。蒙古人以草原民族的开放、硬朗和开阔的视野取代了两宋的孱弱。蒙古人不仅进行了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海战(攻打日本),而且还派出船队远赴各国,如汪大渊就到过东非。元朝对外贸易频繁,泉州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都内有众多的外国人居住。
明朝前期也很重视对外交流,郑和下西洋便是一例。甚至有英国人认为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所用的世界地图就是郑和所绘的。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具有世界意义的新航路的开辟就有中国人很大的一部分功劳。如果不是,那也没什么,因为如果没有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新航路也就不会开辟。但即使郑和是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近代中国也不会因此而免于落后的命运。因为明王朝的对外交流,主要是以国力和文化的展示为主要目的,虽然影响巨大(如法国的伏尔泰并未到过中国,却仍然把中国的传统名剧改编后在西方上演),但自身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发展。相反,七下西洋也终因开销过大而无力继续下去。所以说,交流应是双向的,否则开放就失去了意义。
当乾隆帝拒绝了英国通商的要求后,这个天朝上国最后一个盛世的亲历者和经营者主动关上了中外交流的大门。乾隆帝是个好皇帝,诚如余秋雨所说:"他这一朝不窝囊,但是他死于1799年,他属于那个已经注定要过去的中世纪,19世纪的到来他已经看不到也管不了了。"
由明到清,这中国的第三帝国逐渐以退缩的守势取代积极的对外交流,换来的则是近代一百年的挨打。
所以,只有开放、只有各个方面的相互交流,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的发展。
教师点评
论文的题目简洁而明确,清楚点明了作者的观点——开放与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住了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且将行文线索显现出来。
从文章内容来看,语言流畅,史实分析到位,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历史感悟和文字功底以及较宽阔的历史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在分析第四幅图片"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作者将之和新航路开辟做比较,得出"交流应是双向的,否则开放就失去了意义"的论断。结论虽谈不上新颖,但在史实运用上的恰到好处却反映出作者可贵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可能认为历史论文的最后一段只要下一个结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应重视的是历史所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否则单纯的回顾就失去了意义。文章的最后段论述太简单,不够深入。在内容上只指出了开放的一方面,没有提到闭关的影响,因而不够完整;在深度上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这是文章的不足之处。
当然,开放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开放可以使国家经济文化加速发展,繁荣富强;而国家强盛,它的领导者就会将眼光投向域外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契机,因而也会更支持开放。所以古往今来,那些显赫时的王朝或国家,对外交流一定是极为频繁的,国门也大多是主动开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