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端午节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节,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回故乡过端午节了,然而,对于故乡端午节的记忆:栀子花的馥郁,艾草的清香,粽子的软糯,咸鸭蛋的鲜美,赛龙舟的热闹......一幕幕美好的时光,如同醇香甘冽的老酒,陈酿在心头。
五月,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季节,五月的风吹在脸上,像被一只温暖慈爱的手轻轻抚摸着,软绵绵的。五月,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农人们刚刚收割了新麦,留下一畦畦金黄色的麦桩,在阳光下散发着丰收喜悦的光芒。泥田里的是刚刚插下的稻秧,绿油油的,一片勃勃生机。五月,我们褪去了厚重的棉衣,穿上轻薄的单衣,像轻盈的燕子,在开满野花的草地上奔跑,疯闹,尽情欢笑。
芬芳馥郁的栀子花,是女孩子的最爱。而老人们却说白色的花不吉利,于是鲜少有人在自家门口栽种,只有学校旁边,一户从城里来的人家,围墙里种着各色的花,靠墙种有一棵大的栀子花树,我们不敢前去讨要,于是商量着夜里去“偷”。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那户人家,一个在围墙边上把风,一个小心翼翼地攀着枝摘花,一个拎着竹篮子接,大约摘了大半篮子,屋里灯亮了,主人嗔道:喜欢花摘便是,可别弄折了我的花树哟!我们笑着飞也似的逃离,欢喜地分了“偷”来的花,养在清水的钵盂里,放到床下,梦里梦外都是栀子花的芬芳,只等端午节到来。
栀子花开了,端午节也到了。母亲一大早便摘回新鲜的艾蒿,分放在门两边,说是可以驱邪的,艾草的清香顿时弥散在屋子里。父亲一改往日的严肃,在堂屋里坐着抽烟,收音机里播放着戏曲,咿咿呀呀地唱着,父亲眯着眼听。母亲在厨房忙个不停,包粽子、煮粽子、蒸馒头,煮鸡蛋。母亲包的粽子最是精巧,浸泡后的糯米珠圆玉润,配上黑珍珠般的芝麻点缀,再涂上一层金黄的麻油,十分好看。粽叶是用清水煮过的,由碧绿脆硬变成青黄湿软,便于包裹成型,母亲娴熟地将粽叶卷成立体三角形,把泡好的糯米装进去,用筷子轻轻地捣压,先把底下的尖角处填满,再一层层地往上填,顶端再盖上一片小叶子,然后用筷子穿在当中,用细细的茅草缠绕出好看的棱角,再把筷子抽出来,手法熟快而又精致。粽子煮好了,热腾腾的香气四溢,吃一口,软糯清甜,满口生香。白白胖胖的馒头也熟了,甜津津的松软可口。小伙伴们这一天也都起了个大早,穿上节日新做的夏衣,拿着煮熟的红鸡蛋,互相去碰着玩,看谁的最厉害,赢了的得意地再去找对手,碰碎了的也不恼,索性剥开了享用一番。咸鸭蛋是舍不得拿来碰的,要留到最后才吃。腌制鸭蛋也是母亲的拿手活儿,过程是十分考究的。母亲总能掐好时间,腌的鸭蛋咸淡适中,蛋白部分瓷白细腻,蛋黄成橘红色,沙蜜流香,轻轻咬一口,酥酥的,油汁顺着嘴巴溢出来,是世上最好的美味!
吃过午饭,母亲便带我们去看龙舟赛。一个叫“龙塘”的地方,是小镇上最大的水域。远远地就听到锣鼓声震天,还有口号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龙塘”边人头攒动,好几支龙舟队已经在水里开始比赛了,场面热火朝天。然而我们的兴趣并不在此,那些卖杂货的小贩们,脸上堆着笑,向我们兜售着各种小玩具、糖果等,还有女孩子喜欢的发卡、蝴蝶结、花皮圈。母亲给了一些零花钱,欢天喜地的我们围住小贩,挑来挑去也不知道买什么好。到卖瓜子的摊位前,买一份纸包的瓜子,津津有味地磕着,在人缝里嬉笑着打闹,渴了有卖冰棍的,白糖的,绿豆的,冰凉甘甜的感觉,一下子冰爽到心田,母亲只说,不能多吃,当心闹肚子。这一天,是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客居他乡,过着南方的端午节,总觉得少了些许况味。那些应节的食物亦是应有尽有,即便是平常时日,想吃也都能买得到。但母亲的粽子、馒头和咸鸭蛋的味道,随同那纯真快乐的时光,却是如何也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