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教育资源网,欢迎您

六年级作文课 | 六下习作一:家乡的风俗

88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7 18:14:08     编辑: 慧卿诗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家乡的风俗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小伙伴们,我们今天要谈的写作主题是“家乡的风俗”。


风俗,是指长时间形成并流行的风气、礼节、习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过节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地方特有的风俗活动特点。


就说春节吧,贴福字、品美食、拜年、收红包、看好剧,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风俗活动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大家玩着高兴。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中国人最看重的莫过于红红火火过大年了。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春节是从盼年假和赶年货大集开始的。


孩子们紧张应对期末考试,同时心底里藏着一考完就迎来寒假的喜悦。大人们也开启年底的工作节奏,冲年关,写总结,掐指算着哪天能放年假呢。小孩子、大孩子哪有不盼着春节的呢?


过年的热闹是从年货大集迅速长出来的。黄河边有年货大集,不知名的小河边新开了年货大集,超市、购物APP的年货大集更是一进腊月就吆喝起来了。我喜欢从网上平台货比三家,买上心仪的,坐等快递小哥给送到楼下,抽空还要亲自去一趟市场上的年货大集,只为逛,好好饱眼福,也饱口福。捧着一块热热的焦黄甜香的烤地瓜,边小口吃着,边看看孩子们爱玩的糖人,看看对联年画,看看白菜萝卜芹菜,看看熙熙攘攘的人流。遇到熟人,就赶紧打招呼,并不因为自己是当街大嚼的大人而感到尴尬,大集上的每个人都很自然,放松,愉快。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小年有点儿大年彩排的意思。小年到,大家就都心里热乎乎地开始忙年了。老母亲最忙,洗窗帘,擦桌椅,还要把碗柜里多年不用的盘碟都搬出来擦洗干净。老父亲是忙大活儿,擦窗玻璃啦,擦衣柜啦,擦床底啦,常常是从腊月二十一、二十二就开始干了,到小年这天就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何止是干干净净,简直是极其干净。看着家里到处亮堂堂的,感觉春天已经来了。


小年的晚上祭灶王。在灶王像的两边贴上一副联:上天去多言好事,下届来广降吉祥。民以食为天,灶王会保佑全家人新的一年吃好喝好,幸福安康。给灶王的供品有鱼、鸡、方肉、豆腐、糖瓜和酒,我爱吃糖,这时候就跟着灶王沾光,吃上好多甜点,特过瘾。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上班的终于都放年假了。过年值班坚守岗位的,不必考虑是否长途奔波回老家过年,这时候孩子们已享受了一周的假期好时光。


无论在哪里过年,贴福字、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年夜饭,要做一桌子的拿手好菜,一定还要有饺子。我家过年的饺子皮儿和馅儿都很有讲究。和面的时候放上鸡蛋黄和火龙果的红色果肉汁儿,就能做出金黄色的饺子皮,上桌的一盘盘饺子就成了“金元宝”了。包饺子的时候,夹点儿馅,再分别放上红枣、花生、栗子、红糖、豆腐、硬币,寓意甜甜蜜蜜、子孙满堂、健康长寿、招财进宝。


年夜饭的饺子,出锅后盛在一个大大的圆盘里,全家人团团围坐,都向这个大圆盘里夹饺子吃。举起筷子,但不急着夹,快速给整盘饺子相个面,肚子鼓鼓的应该包着红枣吧,一头大一头小的应该包着花生或者栗子吧,匀称又饱满的应该包着硬币吧……想归想,却不好意思翻找,一边观察判断一边祈祷好运,也就夹了一个饺子放到嘴里,轻轻咬下去,如果是硬硬的,心里就狂喜了,再用牙试探一下,好的,是有一枚硬币!哈哈,赶紧大声宣布:我发财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桌人都开心地说着“恭喜发财!恭喜发财!”,这才欢欢喜喜地从嘴里吐出硬币,嚼一嚼皮儿和肉馅,满足地咽下去。再次信心满满地举起筷子。


如果第一个水饺不是硬币的,就边嚼边细细观测饺子盘,寻找新目标。


吃年夜饭,很容易吃饱,因为好吃的太多太多。吃饱了,还会继续吃,吃零食、吃水果,嘴巴里含一块咖啡奶糖,看春晚,刷视频,听听大人们的唠嗑,等着新年的钟声。


新年钟声敲响,全家人就大声地互相拜年,大大的红包也就来到了小孩子们的手上。过了年,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们也会收到一些红包。通常,过年红包里的钱,孩子们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晚上躺在被窝里一张一张地数数今天得到的全部压岁钱,也是很享受的。


初八,年假结束,大人们上班了,孩子们准备春季开学,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并不急着盼望下一个春节的赶快到来,因为一年里有好多节日,有好多很有意思的风俗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中秋节……真的是一时数不清呢。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什么风俗活动最有趣呢?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我们六五班是“吃”炒豆。之所以吃字上加了引号,是因为我这个老师并没有给孩子们发好吃的豆子,是用课堂学习诱出馋虫,引诱孩子们放学回家后跟老妈要炒豆,哈哈哈。


语文课上正好学了沈从文的《腊八粥》,有个课后小练笔题,要求仿写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描述一种当地美食,同学们有说肉火烧的,有说炸酱面的,只有几个同学说得让人“够咽三口以上唾沫”的。可能现在的孩子们对潍坊地方特色美食其实并无感,只好把作文当成美颜,半真半假甚至是小真大假地在完成练笔任务吧。


这天正好是二月三(二月二的第二天),我们就阅读何林《二月二,料豆喷喷香》,引出孩子们想吃炒豆的馋虫。课堂上思考积极、发言积极的还有一个特别奖励,就是老师给家长发报喜短信,请家长给孩子补上二月二礼物。结果呢,那天下午放学时,收到喜报信息的芮嘉妈妈、晓峰妈妈、梓豪妈妈都欢喜回复了大大的笑脸。我们班过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二月二”。


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也是非常有意义、有意思的风俗活动,尤其是自己亲手制作粽子或者月饼,会别有一番风味。


小伙伴们最喜欢哪一种风俗活动呢?请你快快拿起笔来,把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写出来吧。



小伙伴们,姜老师悄悄告诉你三个快速写好作文《家乡的风俗》的秘诀,另外两个写作进阶的秘诀, 在“慧卿诗教”主页的视频中,请小伙伴们留心收看。

1.就选春节来写:这次习作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春季开学的第一次作文练习,我们刚过完了春节,对过年的风俗活动印象最深,所以姜老师建议小伙伴们选择春节的风俗来写,也正好可以模仿第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

2.开头段和结尾段的写法开头段模仿第二篇课文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用排比句引出风俗活动的主要特点,也可以开篇用诗句,如课本单元导读上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等小伙伴们积累的有关春节的诗句。

结尾段略写即可,就像《北京的春节》那样,“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北京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

3.中间部分的写法:作文中间部分要主次分明地写几个风俗活动。小伙伴们要是写春节的话,就用一个自然段略写年前活动,如过小年、买年货、回老家,再用两三个自然段详写除夕这一天,要把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等自己印象深的活动,具体细致地写出来。






本文标签:无